欢迎您来到中药网,打造最全的中药资料站!
当前位置:药网首页>中药偏方>

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(补中益气汤治疝气用量)

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(补中益气汤治疝气用量)

来源:中医药大全网(www.yaofangpu.com)时间:2022-10-29 15:16:59作者:YAOFANGPU手机阅读>>

食管裂孔疝中医诊疗方案一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诊断标准:参照《临床诊疗指南-消化系统疾病分册》(中华医学会编著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 年)。

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先天性发育异常、外伤后或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,食管的膈下段和胃的上部经裂孔进入胸腔。若胃食管结合部和胃移位至膈肌上方,称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。若胃食管的结合部仍在正常位置,但一部分胃沿食管旁移位至胸腔,称为旁型食管裂孔疝。食管裂孔疝可引起胃食管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,因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。

1.临床表现

患者往往并发反流性食管炎而有胸痛、心窝部烧灼感或烧心,常在饱食或饮酒后诱发。偶尔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。

2.诊断要点:

(1)X 线检查:①胸部透视或摄片:如在纵膈内发现大气泡,左上腹胃泡影消失,应考虑为食管裂孔疝。②上消化道钡餐检查:当造影剂充盈胃底时,可发现贲门、胃底不同程度地移位于横膈上方,可见胃粘膜皱襞通过裂孔出现在疝囊中,造影剂反流进入疝囊;膈上可见到对称性环状切迹,其上为扩张的食管末端,其下为疝入膈上的胃。

(2)内镜检查:可见齿状线上移(距门齿<40cm),在疝囊与膈肌食管裂孔处可见二个狭窄环。内镜检查还可以确定有无反流性食管炎,以及与食管癌相鉴别。


(二)证候诊断

1.肝胃郁热证:胸痛,烧心,胸胁胀满,嗳气反食,嘈杂易饥,舌红苔薄白或腻,脉弦。

2.脾胃湿热证:胸胁胀痛,烧心,口苦口干,食少纳呆,嗳气反酸,身重困倦,小便短黄,舌红苔黄腻,脉滑或数。

3.脾胃虚寒证:嗳气反酸,胸胁胀满,烧心,泛吐清水,胃痛隐隐,喜温喜按,神疲纳呆,大便溏薄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

4.气郁痰阻证:胸痛,胸胁胀满,吞咽困难,烧心,呕吐痰涎,嗳气呃逆,情绪舒畅可减轻,舌红苔白腻,脉弦滑。

5.气虚血瘀证:胸痛,干呕频频,胸胁胀满,固着不移,甚及后背,呕血或黑便,烧心反酸,神疲纳呆,少气懒言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涩。


二、治疗方法

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

1.肝胃郁热证

治法:疏肝清热,和胃止痛。

推荐方药: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加减。吴茱萸、黄连、橘皮、竹茹、麦冬、半夏、枇杷叶、茯苓、甘草等。

注意: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,因无具体剂量,如有相关病情,切勿盲从,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中成药:丹栀逍遥丸等。

2.脾胃湿热证

治法:清热化湿,健脾和胃。

推荐方药: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。半夏、黄芩、黄连、陈皮、旋覆花、茯苓、甘草、枳实、竹茹、泽泻、白术、党参等。

注意: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,因无具体剂量,如有相关病情,切勿盲从,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中成药:香连丸等。

3.脾胃虚寒证

治法:温中健脾,和胃止痛。

推荐方药:黄芪建中汤合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减。黄芪、桂枝、赤芍、白芍、吴茱萸、黄连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术、党参、旋覆花、代赭石等。

注意: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,因无具体剂量,如有相关病情,切勿盲从,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中成药:附子理中丸、温胃舒等。

4.气郁痰阻证

治法:行气化痰,开郁止痛。

推荐方药:半夏厚朴汤加减。半夏、厚朴、生姜、枳壳、茯苓、苏梗、香附、陈皮、佛手、全瓜蒌、旋覆花、甘草等。

注意: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,因无具体剂量,如有相关病情,切勿盲从,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中成药:橘红化痰丸等。

5.气虚血瘀证

治法:益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

推荐方药:补阳还五汤加减。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赤芍、红花、党参、柴胡、郁金、旋覆花、陈皮、香附等。

注意: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,因无具体剂量,如有相关病情,切勿盲从,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中成药:胃复春等。


(二)针灸疗法

主穴:上脘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内关、膈俞、胃俞;

配穴:肝胃郁热证加行间、侠溪、太冲、阳陵泉;

脾胃湿热证加阳陵泉、合谷、水分;

脾胃虚寒证加神阙、鸠尾,用灸法;

气郁痰阻证加太冲、外关、丰隆、阴陵泉;

气虚血瘀证加血海,加关元、气海、膻中,用灸法。

操作:诸穴均常规针刺;膈俞、胃俞等穴不可深刺。实证采用泻法;虚证采用补法,必要时加用灸法。


(三)其他疗法

1.中药离子导入疗法

中药热奄包处方:白芷、益母草、红花、细辛、肉桂、川椒、藿香、陈皮等。

适用证候:脾胃虚寒证、气虚血瘀证。

方法:患者取仰卧位,暴露上腹部皮肤,食醋湿润中药热奄包,放在患者上腹部,用红外线灯照射中药热奄包,每次照射 30 分钟,每 5 分钟翻一次,以保证加热面接触患者上腹部,热奄包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,至皮肤潮红,患者上腹部有强烈温热感为佳。每日 1 次。

2.穴位贴敷疗法

穴位敷贴处方一:吴茱萸、肉桂、香附、白芥子、冰片等。

适用证候:脾胃虚寒证、气虚血瘀证。

穴位敷贴处方二:黄连、丹皮、乳香、没药、冰片等。

适用证候:肝胃郁热证、脾胃湿热证。

方法:根据疾病取穴法,选取相应的穴位,清洁皮肤,将其敷贴在穴位上。分为寒、热两个证型,在治疗过程中均可以取中脘、上脘、胃俞、脾俞、足三里等进行中药穴位贴敷。

3.穴位注射疗法

取穴:双足三里。

适用证候:气虚血瘀证、气郁痰阻证。

药物:丹参注射液、黄芪注射液等。

操作:取双足三里穴。患者取坐位或卧位,用 2%碘酒消毒皮肤,再用 75%酒精脱碘,用 5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物 2mL,斜刺皮下 0.5~0.8 寸,行轻提插手法,待患者有酸胀麻感时且回抽无血后,将药液缓慢推入,每穴注射 1mL 药液,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,日 1 次。2 周为 1 疗程。

4.推拿捏脊疗法

方法:患者取俯卧位或半俯卧位,使背部平坦松弛,沿太阳膀胱经第 1 支,两手沿脊柱两旁,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,边捏边向前推进。重复 3~5 遍,再按揉肾俞穴 2~3 次。每日操作 1 次,每次 20~30 分钟。6 次为一疗程。

5.湿热敷疗法

适用证候:气虚血瘀证、脾胃虚寒证。

部位:腹部、背部。

方法:患者取仰卧位,暴露上腹部或背部皮肤,将用毛巾包裹好的湿热导子直接敷于治疗部位即可。湿热导子的温度为 65℃,湿热治疗时间一般为 20 分钟,如疼痛感较重的患者,可适当延长湿热治疗时间,但总时间不宜超过 60 分钟,每日 1 次。


(四)健康指导

1.情志调摄

疏导患者,修养积极乐观的心态,及时调节好心情。

2.饮食调护

(1)对于肥胖的病人,要控制饮食,平衡营养,尽快减轻体重。

(2)避免进食过冷、过热及甜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(3)禁烟、酒。

(4)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。

3.用药指导

尽量避免或减少服用降低胃动力的药物,如颠茄、阿托品、氨茶碱、烟酸、异博定、心痛定、安定等。


三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标准

参照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(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2 年)拟定。

1.症状疗效评价标准。

治愈:胸痛、烧心症状消失。

显效:胸痛、烧心症状改善 2 级者。

有效:胸痛、烧心症状改善 1 级者。

无效:胸痛、烧心症状无改善或加重。

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 4 级:

无症状。

轻度:胸痛、烧心症状轻微,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,不会影响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

中度:胸痛、烧心症状尚能忍受,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

重度:胸痛、烧心症状明显,难以忍受,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

2.证候疗效评价标准。

痊愈:症状、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,疗效指数≥95%。

显效:症状、体征明显改善,疗效指数≥70%。

有效:症状、体征均有好转,疗效指数≥30%。

无效: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。

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。疗效指数=(治疗前积分-治疗后积分)/治疗前积分×100%。

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:无症状(0 分);轻度(1 分):症状轻微,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,不会影响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;中度(2 分):症状尚能够忍受,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;重度(3 分):症状明显,难以忍受,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

(二)评价方法

分别在初诊、治疗中、治疗结束时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。

1.初诊时的诊断与评价:在初诊时完成。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。

2.治疗过程中的评价: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。

3.治疗结束时评价:对患者进行“症状疗效评价”。


声明:内容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。


编辑:竹叶

审核:虫哥

温馨提示:以上资料仅供参考

三黄蜂房散治疔疮(专治蛇盘疮偏方中药)

三黄蜂房散治疔疮(专治蛇盘疮偏方中药)

马蜂,学名“胡蜂”,又称为“蚂蜂”或“黄蜂”,体大身长毒性也大。老话说千万别捅了马蜂窝,因为马蜂的攻击性强,人一旦被它身...

2022-10-29 15:00:42查看全文 >>

黄连消毒饮治疔疮(乌蛇荣皮汤治疗小儿疔疮医案)

黄连消毒饮治疔疮(乌蛇荣皮汤治疗小儿疔疮医案)

疮疡▲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,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。▲ 内治法:消、托、补。外治法:应根据疮...

2022-10-29 20:02:35查看全文 >>

乌梅轻粉治疔疮(乌梅治息肉的处方)

乌梅轻粉治疔疮(乌梅治息肉的处方)

1、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,杏仁甘草四般施, 发汗解表宣肺剂,伤寒表实无汗宜。 功效: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 主治:外感风寒...

2022-10-29 15:10:09查看全文 >>

槟榔佛手汤治疝气(附子粳米汤治疗疝气医案)

槟榔佛手汤治疝气(附子粳米汤治疗疝气医案)

九、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.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按照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》(卫医发〔2004〕285号)执行...

2022-10-29 15:46:08查看全文 >>

当归茯苓汤治疝气(五行蔬菜汤治疗疝气吗)

当归茯苓汤治疝气(五行蔬菜汤治疗疝气吗)

天台乌药散【组成】乌药 青皮 木香 小茴香 高良姜槟榔 川楝子【功用】行气疏肝,散寒止痛【组成】肝经寒凝气滞证暖肝煎【组...

2022-10-29 15:35:15查看全文 >>

乳香白芷散治褥疮(方剂学里治疗褥疮的方子)

乳香白芷散治褥疮(方剂学里治疗褥疮的方子)

膏药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医五大药物剂型——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汤之一。膏药也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类型。膏药主要是治疗...

2022-10-29 15:43:01查看全文 >>

大黄五倍子治褥疮(褥疮久不收口中药秘方)

大黄五倍子治褥疮(褥疮久不收口中药秘方)

​京万红软膏组方为地榆、地黄、当归、桃仁、黄连、木鳖子、罂粟壳、血余、棕榈、半边莲、土鳖虫、白蔹、黄柏、紫草、金银花、红...

2022-10-29 15:14:05查看全文 >>

蚯蚓白糖治褥疮(蚯蚓白糖治陈旧性伤口)

蚯蚓白糖治褥疮(蚯蚓白糖治陈旧性伤口)

母猪健康,正常发情,适时配种是成败的关键!多产仔,产壮仔是重中之重!母猪是整个猪场的印钞机,印钞机要出问题了,结果可想...

2022-10-29 15:19:17查看全文 >>

文档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