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當歸治低血壓
【功能主治】補元益精,疏肝升清。主治體質性低血壓。【處方組成】潞党參10克,炙黃芪15克,炒白朮10克,當歸10克,鹿角膠10克(烊沖),枸杞子10克,熟地30克,柴胡10克,升麻6克,醋香附10克,炒積殼15克,葛根10克,陳皮6克,砂仁(後下),山萸肉15克,桔梗10克,細辛3克,麥芽30克,炙甘草10 克,紅棗5枚,生薑5片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劑,水煎3次分3次服。30劑為1個療程。
【病例驗證】張某,女,54 歲,農民。眩暈旋作,伴頭昏、乏力、心慌多年,近已影響勞動及家務活。面色帶白、精神不振、頭暈頭昏,活動加甚;耳鳴、心慌,全身乏力,腰膝酸軟,脈細弱,苔薄白,舌質黯紅。血壓10.0/6.0千帕(75/45毫米汞柱),血常規檢查基本正常,界限性腦電圖,心電圖示竇性心律,電軸不偏,心率60次/分,S-T 段輕微改變。診為體質性低血壓。證屬腎元不足,肝用疏泄不及,心腦血虛。按此方治療3個月痊癒,隨訪1年,症未複發。
蓮須山藥治高血壓
【功能主治】滋腎養肝。主治肝腎陰虛性高血壓。【處方組成】蓮須12克,女貞子12克,桑堪子12克,山藥15克,鉤藤10克,地龍10克,早蓮草10克,生牡礪25克(先煎),龜板(或鱉甲)25克(先煎),牛膝15克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劑,水煎服。
【病例驗證】何某,女,55 歲,工人。患高血壓病已8年,經治未效,病症日漸加重,於2年前不能堅持工作而病退,近月來頭暈嚴重,以致卧床不起,個人生活亦無法自理,其面色浮紅,而上下眼瞼微黑,頭痛,失眠,多夢,夜多小便,體形肥胖,舌質紅,邊有齒痕,苔薄白,脈弦甚而數,尺弱。血壓28/16千帕(210/120毫米汞柱)。證系肝腎陰虛,予滋腎養肝法。按此方治療,在服藥過程中,據病情需要,先後方中加人天麻(以熄風,止頭暈痛)、杜仲(以補肝腎,壯筋骨)、川貝(以除痰清竅)、太子參、山楂(以理脾胃)。服藥4個月余,諸症明顯減輕,生活已能自理,可獨自步行較長路程,血壓穩定於20~22.7/12~13.3千帕(150~170/90~100毫米汞柱);堅持服藥1年後,已能操持較為繁重的家務及料理孫兒生活,健如常人,血壓保持於19.3~20 /10.7~12千帕(145~150/80~90毫米汞柱)。囑其,以後每月服藥幾劑即可,以鞏固效果。隨訪5年,身體情況一直良好,血壓未再升高。